科技創新成就展六一展出 “永不落幕”
日期:2016-05-28 / 人氣: / 來源:
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將于6月1日在京舉辦,主辦方表示要將其辦成“一次永不落幕的展覽”。
展覽旨在展示“十二五”以來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進展,“向全國人民匯報五年來科技創新改革新進展”。主辦單位包括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軍委裝備發展部,參加單位包括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能源局、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18個部門和單位。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界和全社會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整體水平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加速轉變,已步入以跟蹤為主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取得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創新成果,涌現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人才,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創新型國家建設邁上新的歷史臺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展覽共分為十個展覽設計區,分別是總況、重大專項、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農業科技、民生科技、區域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人才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要展示六個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
一是基礎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蕩、CiPS干細胞、高溫鐵基超導等重大創新成果。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成就舉世矚目,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蟬聯“六連冠”,國產首架大飛機C919成功總裝下線,北斗導航系統廣泛應用,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創造7062米世界同類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開工建設,快中子實驗堆成功并網發電,戰略高技術顯著增強國家實力。
二是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步入自主發展的快車道,TD-LTE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全面掌握特高壓輸變電技術,風能和光伏產能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2015年預計超過30萬輛,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穩定增長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新引擎。成功研制生物工程角膜、埃博拉疫苗、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抗腫瘤新藥等,石化、制藥等典型行業全過程污染控制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自主研發3.0T超導磁共振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各項技術廣泛推廣應用,取得“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重型拖拉機等重要成果。
三是促進大眾創新創業。發揮科技創新在創業浪潮中的引領作用,鼓勵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利用優勢資源和科研條件,創辦高水平、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全國各類眾創空間已超過2300家,與現有25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形成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和良好的創新生態。推進科技特派員、返鄉農民工在農業農村創新創業,在重慶、四川、陜西、江蘇等地試點建設“星創天地”。連續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幫助一大批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獲得市場支持。
四是區域創新成效顯著。北京、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8個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啟動實施,科技創新支撐“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實施,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46家國家級高新區是我國區域創新示范引領高地,已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柱。
五是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從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健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采取重要舉措,努力完善創新政策法規環境。加強創新基地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48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78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58個。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超過7100萬,研發人員超過535萬,其中企業研發人員398萬。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眾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推進創新文化建設。
六是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與15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科技合作組織,與6個國家建立科技合作伙伴計劃,與6個國家創新對話機制,200多位中國科學家擔任了國際合作組織的領導職務。加強與港澳臺的科技創新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合作深入開展,企業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外交在國家總體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據了解,此次展覽形式上采用更多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裸眼3D、全息技術及其他多媒體手段,實現“以科技展科技”;同時加強與觀眾互動環節設計,提高觀眾體驗感、獲得感。展覽雖然只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為期一周的時間,但主辦方表示同步采取網上展會、微博微信等形式,要將其舉辦成“一次永不落幕的展覽”。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相關內容 Related
- 參加展會后怎樣分類跟進不同的客人03-06
- 如何便捷地找到行業內最合適的展會?12-17
- 北京禮品家居展年度禮品新品發布首選平臺12-10
- XTAR愛克斯達新品PB2S亮相北京BIRTV2019展12-02
- 2019中國國際金融展:CVTE全面賦能傳統銀行網點智慧化轉型11-18
- 中國5G商用進程:華為精彩亮相2019通信展10-31